中国植物志
因网站整合,本页即将迁移至:www.iplant.cn/info/Calamus balansaeanus?t=z
意见建议 请 email: iplant@ibcas.ac.cn
FOC | FLPH | DCP | iPlant | admin    响应时间:0.20秒
小白藤
Calamus balansaeanus Becc.
中国植物志>> 第13(1)卷 >> 棕榈科 Palmae >> 省藤属 Calamus

14. 小白藤(广西植物)

Calamus balansaeanus Becc. in Webbia 3:230. 1910 et in Ann. Roy. Bot. Gard. Calc. ll (Suppl. ) : 121. S. t. 68. 1913; Conrard in Lecomte, Fl. Gen. Indo-Chine 6:1041 1937; C. F. Wei in Guihaia 6:32. 1986.

14a.小白藤(原变种)

Calamus balansaeanus var. balansaeanus

茎纤细,初时直立,高1.5米,多少为攀援状,带鞘茎粗约8毫米。叶羽状全裂,长达85厘米、顶端不具纤鞭,每侧约有羽片25-28片,不整齐地每3-4片或更多片靠近成组排列;羽片线状披针形,长15-22厘米,宽1-1.3厘米,先端极渐尖,具细刚毛,基部急尖,具3条叶脉,上面及边缘被微刺,背面仅中脉疏被微刺或甚至无刺,横脉明显,色稍淡,下部及顶部的羽片较短;叶轴背面有短的下弯的爪状针刺;叶柄边缘具5-10毫米长的针状直刺或钩状刺;叶鞘上具浅囊状凸起,有水平、散生的直刺(至多长1厘米)。雄花序一回分枝,长约1米,顶端具细纤鞭,有4-6个分枝花序,上部的分枝花序退化为1个小穗状花序;一级佛焰苞管状,压扁,两侧具龙骨状突起,疏被小爪状刺;二级佛焰苞及小佛焰苞斜漏斗状,一侧延伸为三角形渐尖的尖头,具纤毛;每分枝花序上有小穗状花序2-5个,侧边的小穗状花序长2-3厘米,顶端的长6-7厘米,小穗状花序每侧密集着生5-12朵花;总苞深,近杯状,具深凹缺;雄花长4-5毫米,披针形渐尖,具钝三棱;花萼杯状,顶端具3小齿;花冠稍长于花萼,裂片披针形渐尖;雄蕊箭头形,花药披针形渐尖。雌花序细长,纤鞭状,顶端具纤细的纤鞭;一级佛焰苞管状,稍扁,边缘急尖,具刺,顶端延伸为披针形渐尖的瓣片;分枝花序2-3个,长10-12厘米,呈狭而直的密集着生的小穗状花序;二级佛焰苞和小佛焰苞均为斜漏斗状,无刺;小穗状花序着生于佛焰苞内,长1.5-2厘米,着生5-6朵二列的近单侧的紧贴的雌花;总苞托和总苞相似,杯状,截平;中性花的总苞几为耳状,其小窠卵形,壁龛状。果被平扁;果实球形,直径约10毫米,具短喙,鳞片21纵列,草黄色,边缘有一条狭的暗色带,中央具狭沟槽。种子为不规则球形,直径7毫米,稍扁,种脊面中央有大而稍深的合点孔穴,胚乳均匀,胚基生。果期3月。

产广西东北部和中部及贵州南部。越南亦产。

藤茎可供编织。

14b. 褐鳞省藤(变种)(广西植物)

Calamus balansaeanus var. castaneolepis(C. F. Wei) S. J. Pei et S. Y. Chen in Act. Phytotax. Sin. 27: 134. 1989. ——C. henryanus Becc. var. castaneolepis C. F. Wei in Guihaia 6:32. 1986.

本变种与原变种主要区别在于果实鳞片约18纵列(原变种21纵列),边缘有1条向顶端渐宽的栗褐色的外缘线;叶及羽片较小,羽片2-4片成组或近等距排列,上面有3-5条具刚毛的叶脉,背面的叶脉上具微刺;本变种略与滇南省藤相似,但其中性花的小窠不具梗状而不同。果期8月。

产广西东部。模式标本采自广西植物研究所(栽培,引自广西大瑶山)。

知识共享: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禁止演绎 1991《中国植物志》第13(1)卷 078页 PDF
中国植物志系统位置
扫一扫,在手机上继续查看
logo_frps
版权所有  ©  1959-2004  中国科学院《中国植物志》编委会  科学出版社
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(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)数字植物项目组
京ICP备13006946号-2         我有话要说